前言
話說今年夏天,立萍賣出了一間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海景套房,點交時在同社區認識了別的屋主,又不小心簽了三間委託,一共九個門牌!XD(~快樂的北海岸帶看之旅又要開始了~)
萬里翡翠灣海景度假宅🏖️物件介紹影片🏖️

萬里翡翠灣🏖️海景露台精品度假宅_508萬
萬里翡翠灣🏖️海景花園雙拼度假套房_720萬
萬里翡翠灣🏖️高樓景觀無敵海景度假私人招待所_1900萬
.

那我問你喔!關於海景房、福地宅、只有地上權的房子,還有暗廳明房、明廳暗房這類奇特格局⋯⋯你可以嗎?
今天又來到「羅姐聊青埔」單元,我們就來輕鬆聊聊這些「特殊宅」吧!
本集節目文字導讀版(AI主力整理)
在台灣房市中,「特殊宅」一直是令人興味盎然的話題,其背後不僅藏著買賣的難題,也顯露出居住文化與市場趨勢的深刻變化。「青埔夢想家」本集節目中,主持人立萍與房地產達人羅姐以輕鬆的對話,探討了從海景房到格局特殊宅的多樣挑戰與趣聞。
海景房:四季不同景,買家各有心
羅姐在節目中提到,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真正適合作為居住用途的海景房卻少之又少。「颱風第一排」的戲稱生動地說明了這類物件的挑戰:東北季風、颱風侵襲,以及季節性使用的局限性,讓海景房更適合作為度假宅而非日常住所。
立萍則分享了她成交的一間「萬里翡翠灣海景套房」,買家是一位單身女性,因工作需求而選擇此地作為居住點,凸顯出「特殊宅」的購買需求可能來自非特定因素,而非一般性需求。
青埔的挑戰:嫌惡設施與特殊宅格局
青埔雖非海景房的主要聚集地,但卻有另一類特殊宅的困擾,例如部分區域靠近墳地或嫌惡設施。羅姐幽默地解釋了「私墓」與「公墓」的差異,並強調買房時透明溝通的重要性。
此外,立萍與羅姐談到了格局對居住舒適度的影響,尤其是「暗廳明房」與「明廳暗房」的選擇難題。節目中提及的例子,甚至提到日本房屋的設計特色,讓聽眾更清楚文化與實用性如何影響房屋的規劃。
格局迷思:從功能出發重新定義
「台灣的房市越來越強調小宅與功能性,但建商過於追求房間數量,可能犧牲了空間的靈活性與舒適性。」羅姐點出現代房市的現實挑戰。從格局到光線的規劃,買家需要打破「房間數」的迷思,重新思考如何創造更適合居住的空間。
立萍補充,她曾遇到過客廳採光不佳的房型,建議買家靈活運用空間,將明亮區域作為公共空間,而將相對陰暗的區域用作臥房或其他功能空間。這樣的調整方式,不僅體現了居住智慧,也為房市中的特殊宅提供了解決之道。
結語:你的房子,是否適合你的生活?
從海景房到嫌惡設施,再到格局的討論,本集節目讓聽眾重新審視了居住需求與市場現實之間的平衡。「特殊宅」並不僅僅是一種挑戰,它也可能成為某些特定買家的理想選擇。那麼,你的房子有幾房?是否滿意它的格局?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故事,也讓我們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延伸欣賞
-(博客來)羅姐談好房:行家引路x竅門破解x實戰入局購屋自住私房秘笈
本文Podcast好聽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