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豪宅稅新制上路,青埔房子全都變豪宅!?ft. 燦坤地政士事務所 林淑菁地政士|青埔夢想家Ep073|房產補給站-34

前言

天啊~豪宅不再只看總價,也要看「每坪單價」!113年豪宅新制上路後,不是只有破億豪宅才要多繳稅,連青埔區內總價不到3,000萬的小宅,竟然也被算成豪宅!?😱

113年豪宅稅新制上路,青埔房子全都變豪宅!?ft. 燦坤地政士事務所 林淑菁地政士|青埔夢想家Ep073|房產補給站-34
113年豪宅稅新制上路,青埔房子全都變豪宅!?ft. 燦坤地政士事務所 林淑菁地政士|青埔夢想家Ep073|房產補給站-34

本集節目再度邀請 🎙️燦坤地政士事務所林淑菁地政士

來到錄音現場,一次釐清「豪宅稅新制」的相關細節~

📌本集你會聽到:

1️⃣青埔房子全被列入豪宅?

2️⃣舊制房屋 vs 新制房屋稅額差多少?

3️⃣房地比、評定現值到底是什麼?

4️⃣ 10181日發生了什麼事?

5️⃣ 10511日為何是重要分界點?

林淑菁地政士親自解析,買賣房屋必聽!還有實際案例帶你試算 👀(部落格文章有詳細圖文~立萍爆肝整理中~)

📍擔心繳冤枉稅?你一定要聽這一集!

📍身邊有買房、賣房計畫的朋友?也趕快分享給他們唷!

也歡迎在臉書粉專、Youtube留言,或是透過【青埔夢想家】官方帳號私訊,一起來討論因應對策!

燦坤地政士事務所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福州路261號

電話:03-438-1438

本集節目文字導讀版(AI主力整理)

114年豪宅稅2.0上路,財政部針對「舊制房屋」出售時的課稅方式做出重大調整,將「豪宅」的認定標準下修,不再僅以總價判定是否為豪宅,還新增了「每坪單價」門檻,一旦超標,即使總價不高,也將被視為豪宅,讓屋主賣房時面臨更高的課稅,引發許多屋主和買方關注。

針對這項政策變動,資深地政士林淑菁特別在節目中說明稅制脈絡與重點,協助你掌握關鍵資訊。

💡豪宅稅適用「房屋交易所得稅」(舊制)

只要是 104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的不動產,都適用房屋交易所得稅(舊制),105 年 1 月 1 日後取得的不動產則適用新制,即「房地合一稅」。取得日期認定,以權狀登記的最新日期為主。

今年財政部除了調整舊制的豪宅稅,也調高了所得獲利率為 20%,賣房所得將併入綜合所得稅。若無法查證原始取得成本(或屋主未能提供成本證明),則改由「房屋評定現值」計算應納稅收入,以 20% 計算所得額。

  • 計算公式:不動產買賣金額 x 房地比 x 獲利率20%
  • 房地比:房屋評定現值 ÷ (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現值)

💡何謂財政部新認定的「豪宅」標準?

  • 台北市:總價 6,000 萬元以上,或每坪單價 120 萬元以上。
  • 新北市:總價 4,000 萬元以上,或每坪單價 75 萬元以上。
  • 其他直轄市四都(含桃園青埔)及新竹縣市:總價 3,000 萬元以上,或每坪單價 50 萬元以上。
  • 其他地區:總價 2,200萬元以上,或每坪單價 35 萬元以上。

💡 豪宅稅新制的關鍵變化

  1. 新增「每坪單價門檻」 👉 以前只有總價門檻,現在單價超標也算豪宅。
  2. 總價門檻維持,但單價門檻拉高 👉 導致某些高單價、小坪數房屋也被列入豪宅範圍。
  3. 影響「舊制房屋」的財產交易所得計算 👉 105年1月1日前取得的房屋,影響較大。

1️⃣ 影響適用稅制

105年1月1日以前取得的房產 → 適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會受到這次「新增單價門檻」的影響,可能要多繳稅。

2️⃣ 影響房屋成本計算方式

101年8月1日以前取得(實價登錄前)👉 若無法提出當初購買成本,政府會改用「房屋評定現值 × 公告比例(如33%) × 獲利率20%」來計算所得稅,導致稅額增加。

101年8月1日後取得(實價登錄開始)👉 出售時較容易證明成本,稅負較為合理。

📌哪些族群首當其衝?

1️⃣ 早年低價購入、現在高價出售的屋主

👉 情境

老房子成本低,但因市場價值大漲,現在出售時容易落入新制豪宅稅門檻。

👉 影響原因

舊房屋的購買成本低,政府認定獲利高,因此稅負變重。

尤其101年8月1日前購買無法提出實際成本的屋主,可能被政府用「公告限值 + 預估獲利率」來計稅,稅額增加。

👉 受影響區域:台北市、新北市、六都核心區域,如信義區、大安區、新板特區、竹北高鐵特區等。(📌提醒:即使房子不在雙北,只要單價或公告現值高,也可能觸及門檻)

2️⃣ 擁有「高單價、小坪數」房屋的投資客

👉 情境

投資客習慣買小宅(如套房、樓中樓、學區宅),即使總價不高,但因為單價超標,被認定為豪宅。

👉 影響原因

這類房產過去常用來炒作,現在政府透過「單價門檻」強制納入豪宅稅範圍。

例如:台北市 20 坪套房,總價 2,500 萬,但單價達 125 萬/坪,符合豪宅門檻(120 萬/坪),需繳較高的稅金。

3️⃣ 透天厝或大坪數老屋屋主(桃園很多這類產品)

👉 情境

持有透天厝或大坪數的舊屋,因房屋面積大、公告現值提升,出售時需繳更多稅。

👉 影響原因

透天厝與大坪數公寓的「土地持有比重大」,容易觸及新制標準。

這類房產通常屬於自住屋主,若出售,將面臨更高的財產交易所得稅。

4️⃣ 想賣房的「退休族」或「早年購屋者」

👉 情境

有些退休族多年持有不動產,原本打算出售退休金,但因新制導致出售稅金變高。

👉 影響原因

這類房屋當初取得成本低,出售時獲利看似很高,政府會要求課徵較高稅額。

例如:某屋主 20 年前以 500 萬購買的房子,現在賣 4,000 萬,即使扣除土地增值稅,仍須面臨豪宅稅的新計算方式。

📌哪些族群不受影響?

✅ 1. 105年後購入的房屋

關鍵原因:新制豪宅稅僅適用於105年1月1日以前取得的舊制房屋。

👉 若為 105 年後取得的房產,不論總價或單價是否達豪宅標準,都直接適用房地合一稅課稅規則。

✅ 2. 收入明顯不高者(實際獲利低)

舊制房屋若能提供當初購屋成本憑證,則可選擇以實際所得計算課稅。

若房價漲幅有限、轉售利潤不高,就算房屋條件符合豪宅定義,併入所得後,實際稅額也會相對低。

✅ 長期持有自住的年長者(但尚未出售或可提出原始成本者)

多數年長者房屋為早年購置,屬於舊制房屋,收入往往不高,加上持有多年、自住使用,若要出售,也可能因總價或坪數不大,不會超過豪宅門檻。

即使被認定為豪宅而需要多繳稅,也只是從高額獲利中繳出一小部分而已。(就是整體已經大賺,不用太擔心啦)

📌怎麼查權狀上的過戶時間?

方式 1:查看房屋權狀

  • 在權狀(不動產登記謄本)上,會標示產權登記日期(即過戶時間)。
  • 如果登記時間是10511日後,則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影響。

方式 2:不動產實價登錄網站查詢

  • 如果找不到權狀,也可以在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網站查詢歷史交易資訊。

方式 3:請代書或地政事務所協助調閱登記謄本

  • 如果不確定,可以請代書或地政機關幫你調閱「土地建物登記簿謄本」,確認過戶時間。

🏡 案例解析:三個真實情境,誰會多繳稅?

以下透過三個實際案例,帶你看懂「新制上路」前後的影響差異。

🏠案例一:台北市信義區老屋|民國89年購入

📌房屋資訊

  •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
  • 購屋時間:民國89年(105年以前)
  • 成本:800萬元
  • 出售時間:民國113年
  • 出售總價:6,500萬元
  • 坪數:50坪(無車位)
  • 單價:約130萬/坪(⚠ 超過新制門檻120萬)

💰舊制情況(新制未上路前)

  • 僅以總價是否超過6,000萬判定是否為豪宅。
  • 若低於門檻,即不會被課豪宅稅。
  • 即便超過,只要提出當年購屋成本(如800萬),可申報實際獲利,稅負有限或甚至為零

💥新制上路後

  • 新增「每坪單價門檻」,130萬/坪 > 120萬 → 被認定為豪宅。
  • 假設政府公告房地比為房屋40%,獲利率20%,所得稅率40%:

📊 稅額試算:

  1. 房屋部分:6,500萬 × 40% = 2,600萬
  2. 應稅所得:2,600萬 × 20% = 520萬
  3. 應繳稅額:520萬 × 40% = 208

結論

舊制時可能不需課稅或只課少量,新制後因單價過高,直接納入豪宅稅課徵,稅負暴增。

🏠案例二:青埔A17小宅|民國101年購入

📌房屋資訊

  • 地點:桃園市青埔A17生活圈
  • 購屋時間:民國101年(105年以前)
  • 成本:1,500萬元
  • 出售時間:民國113年
  • 出售總價:1,950萬元
  • 坪數:30坪(含車位)
  • 單價:約65萬/坪(⚠ 超過桃園新制門檻50萬)

💰舊制情況(新制未上路前)

  • 只看總價是否超過3,000萬(桃園市豪宅門檻),未達 → 完全不會被課豪宅稅
  • 若有購屋成本憑證,可能連所得稅都不需要繳。

💥新制上路後

  • 增加「單價門檻」 → 單價65萬 > 桃園門檻50萬 → 被視為豪宅。
  • 假設房地比50%、獲利率20%、所得稅率40%:

📊 稅額試算:

  1. 房屋部分:1,950萬 × 50% = 975萬
  2. 應稅所得:975萬 × 20% = 195萬
  3. 應繳稅額:195萬 × 40% = 78

結論

單價超標導致被課豪宅稅,新制上路前完全不需繳,現在卻得多付近80萬元稅金。

🏠案例三:青埔A18新屋|民國107年購入

📌房屋資訊

  • 地點:桃園市青埔A18重劃區
  • 購屋時間:民國107年(105年後)
  • 成本:1,700萬元
  • 出售時間:民國113年
  • 出售總價:3,300萬元
  • 坪數:45坪(含車位)
  • 單價:約73萬/坪(⚠ 超過新制單價門檻,但…)

💰舊制適用嗎?

不適用!
105年後取得的房屋一律適用房地合一稅,不受新制豪宅稅影響。

💥新制有影響嗎?

沒有!
雖然單價超過新制門檻,但因房屋屬於新制範圍,不會被納入豪宅稅計算。

📊 稅額試算(持有超過5年適用20%):

  1. 淨所得:3,300萬 – 1,700萬 = 1,600萬
  2. 稅額:1,600萬 × 20% = 320

結論

不論單價或總價是否超標,只要是105年後購屋 → 統一課房地合一稅,與豪宅稅新制無關。

📊三案例總比較表

案例取得時間單價是否超標舊制是否課豪宅稅新制是否課豪宅稅稅額變化
台北老屋民國89年✅ 是(130萬)❌ 可能不課✅ 課從 0~數十萬 → 208
青埔A17小宅民國101年✅ 是(65萬)❌ 不課✅ 課從 0元 → 78
青埔A18新屋民國107年✅ 是(73萬)⛔ 不適用舊制⛔ 不適用新制房地合一稅 320

🚨總結

新制的豪宅稅門檻,適用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的計算,所以105年前買的房子賣出時才需要特別留意。如果是105年後過戶的房屋,完全適用「房地合一稅」,不會受到豪宅新制的影響;如果是105年前過戶的房屋,特別是101年8月1日前取得、又無法提出成本的屋主,這次新制影響最大,可能面臨較高的稅負。


並非所有房子都會因新制而多繳稅,「是否有成本憑證」、「是否達豪宅門檻」、「是否實際出售」才是關鍵。建議在賣房前諮詢專業人員,了解自身情況,以免稅負超出預期。如果你打算賣房,千萬別為了節稅就急著過戶移轉房產,第一步是先確認你的產權登記時間,接著找專業會計師或地政士協助計算,確認成本與申報方式,再來決定如何規劃最有利的出售方式!💡

本文Podcast好聽版


加入【青埔夢想家】LINE官方帳號 免費領取【新手買房需求攻略】!
加入【青埔夢想家】LINE官方帳號 免費領取【新手買房需求攻略】!
社群分享
黃 立萍
黃 立萍

Podcast「夫妻純聊天」「日文情境小劇場」「青埔夢想家」節目主持人,資歷十五年以上的日文老師、自由工作者。譯作累積數十本,訪過對象超過三百位。細數過往,「文字.譯術」是這些經歷的交會點,也是我深耕多年、最擅長也最熱愛的專業領域。現斜槓擔任不動產營業員,專營大桃園青埔地區。

文章: 28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