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稅帝君」川普再掀全球經濟風暴!
美股驚險大幅震盪,台股自然跟著起伏,加上央行限貸、銀行放貸水位回穩遙遙無期,身為買方的你,是否正在思考:
「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我到底該勇敢出價,還是該再觀望?」
身爲屋主的你,是否正在猶豫:
「現在是賣房決勝點嗎?我到底該適度讓價,還是堅持到底?」

本集「青埔夢想家」邀請到立萍的房仲學長~冠豪來到節目現場,輕鬆聊聊近期房市的幾個大哉問:
🔹股市狀況不明,青埔現在到底是不是出手好時機?
🔹面對利率爬升、政策緊縮,剛需買方該如何出手?
🔹屋主如果想賣,心態該怎麼調整才不會錯失良機?
🔹市場波動令人心慌,房仲也有前線觀察的內心話!
📍本集「沒有」專業評析、「沒有」艱深大數據,只有真誠的對話和經驗分享,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來聊聊唷~!
延伸欣賞
–「現在是賣房最佳時機!」永慶房屋葉凌棋估房價每季2~4%「緩跌」
–(Youtube)賣房最佳時機曝! 永慶房屋估房市仍量縮價緩跌【CNEWS】
本集節目文字導讀版(AI主力整理)
川普關稅造成美股暴跌!青埔買房就趁現在?立萍邀請已離開業界的房仲學長冠豪對談,在輕鬆氛圍中討論近期市場變化對買方、賣方與房仲的影響,同時分享第一線工作的實際經驗,交流彼此觀察與建議。
市況冷卻中!從去年瘋狂到今年盤整
冠豪在2024年4月離開房仲業,錯過了房市大爆炸,也沒能見證後續政策影響的急凍狀況。「去年真的太瘋狂了,幾乎所有人都說開價就是底價,沒得談。」立萍回憶,當時房市從火熱逐漸冷卻,直到九月央行限貸令更是急轉直下,直到進入2025年進入第一季,交易量、看屋熱度更是雙雙下滑,也讓市場轉為買方佔優勢的階段。
「2025年第一季永慶房產趨勢前瞻報告」揭露了以下重點資訊:
- 約有46%的消費者看跌房價
- 2025年一、二月交易量年減25%
- 預估第一季整體交易量下滑18~22%
- 上半年成屋成交量,估計為13.6萬~14.6萬棟,年減約17~23%
- 價格進入全面盤整階段
這些數據也呼應了羅姐的觀點,也就是現在正是可以「慢慢看、快快買」的時機。
青埔目前行情概況如何?
節目中,立萍也簡單描述目前青埔的行情概況。
- 預售案:每坪70-75萬以上
- 新成屋:約60-70萬/坪,愈靠近高鐵站愈貴,室內實坪也愈加「精緻」。
- 中古屋:約落在每坪50~60萬/坪,若屋齡較高、坪數夠大,單坪單價有機會壓低到40萬以下。
許多買方屬意高鐵站周邊的社區,但總是嫌棄那些房子既小又貴,稍往青埔區邊緣靠近一些,又覺得太遠,價格不符合理想區間。然而,想要便宜、屋齡新、坪數大是人性,在現階段的青埔很可能是空集合。
買方心理:「便宜我才買」與「我怕被貴到」
即使現在屬於買方市場,因銀行放貸水位遲遲未能恢復,消費者普遍變得保守,出價也更謹慎。「現在的買方會說『再高我就不買了』。」立萍分享她的實際帶看經驗,部分買方會以去年同時期的實價登錄價格來當作出價標準,但現實狀況是和屋主期望的底價差距太大,難以達到「屋主、買方、房仲」的三贏共識。
換言之,儘管「不想買貴」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買方對屋主的急迫度、資金狀況毫無掌握,硬要殺價也很難成交。立萍認為,與其一味砍價,不如與信任的房仲合作,打聽團隊內是否有屋主釋出急售,若物件已有鑑價結果更好,以免萬一真的成交,卻發現實際貸款成數和預期落差太大的窘況。
屋主立場:「適度降價」還是「努力撐住」?
那麼,賣方此時該如何判斷要不要讓價?假使屋主的貸款早已辦妥,又沒現金壓力,當然能撐則撐;但如果屋主的股票被套牢,或面臨第二戶、第三屋以上的限貸政策,急需用錢的情況下就可能讓賣壓浮現。
冠豪也認為,不只是買方要跟房仲打好關係,屋主也需要與房仲合作,由具備專業知識的房仲協助判斷市場行情,才可做出最適合的策略性調整。
房仲角色:居中協調的壓力
至於房仲,被夾在買賣雙方之間是家常便飯。買方總說「怎麼價格不能再低?」賣方則認為「怎麼出價不能再高?」但房仲之所以稱為「房屋仲介」,就是必須居間是設法取得共識。
無論如何,房市冷卻是房仲蹲低練功的好時機,倘若屋主堅持不符合行情開價,買方又直接拿差距過大的實價登錄來出價,房仲就該提供客觀數據來溝通,盡可能讓三方達到共識。
如果你是買方,打算現在入手嗎?如果你是屋主,你還撐得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囉!
本文Podcast好聽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