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吼~房市真的冷了嗎?
各位買方,你最近看房狀況如何?
各位屋主,你的房子最近好賣嗎?
房仲朋友,你的實際體感如何呢?
本集「青埔夢想家」非常榮幸,邀請到立萍的房仲學長、自媒體老師、創作者大前輩~
「國際超級房仲 Zack」來到節目現場,一起聊聊房市的現況:

🔹什麼!?「國際超級房仲」Zack居然來自房仲世家?
🔹 2010年房市正值火熱,Zack為何仍決定離開房仲業?
🔹相較於台灣,海外房地產的租賃市場有何獨特之處?
🔹面臨房市量縮冷清的現況,房仲們最明顯的感受是?
📍任何想法都歡迎留言交流唷~!
延伸欣賞
–(Youtube)【青埔房仲推薦】經營自媒體,不拍影片不寫文章,竟然還能靠網路不斷冒泡!|日文老師的她,靠Podcast建立個人品牌,每月33組網路客戶主動找她服務!|feat.青埔夢想家
本集節目文字導讀版(AI主力整理)
出身自房仲世家,實際在房仲業摸爬滾打,再到如今經營 YouTube 頻道「國際超級房仲」——Zack 用自己的故事,揭露了一個你從沒想過的房地產世界。
房仲的誠實困境:說實話反而沒人信
「我們家的管教很嚴格,小時候我只要說謊就會被打,結果長大後一進房仲業,爸媽教我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怎麼騙客戶。」
在節目訪談中,Zack 毫不避諱談論自己初入行時的掙扎。他來自房仲世家,自小接受「不能說謊」的嚴格教育,卻在房仲實務上被要求話術百出,這讓他陷入了價值觀的巨大衝突。
更令人難受的是,即使他選擇誠實對待買方,對方卻未必買單,反而被懷疑這是否又是另一種包裝過的話術。他也觀察到,許多房仲朋友在公司體制內,也經常被主管要求不得透露「房市變差」、「房價會跌」等資訊,否則可能影響成交。這一切都讓他深有感觸:原來在這個產業中,誠實待人是一種奢侈品。
買方賣方諜對諜!Zack 的首泡親身經歷
談起當年首次冒泡(成交)的經驗,Zack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當時有一位自稱經濟困難的單親媽媽,強調自己實在拿不出太多頭期款,連服務費都捉襟見肘,讓Zack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央求父母說服屋主降價出售,也因此順利成交。沒想到在房子交屋後,他們受邀參與入厝派對時,他才發現這位買方自行添購了全新的家具、電器,經濟狀況並不如預期困頓,讓他大受打擊。
「從那次以後我就覺得,千萬不能全盤相信買方說的話。」這段經歷讓他理解,買方「裝窮」或許是為了爭取更多議價空間,可說是一場「諜對諜」的心理戰,身為夾在屋主和買方之間的房仲,只能在真假難辨的資訊裡嘗試完成任務。後來,因為房仲職場上又發生了許多事,讓 Zack 對這一行逐漸感到失望,最終選擇離開。
國際租賃市場大不同?原來當海外房東可以這麼輕鬆
離開房仲業後,Zack 因緣際會接觸了國際房地產。他驚訝地發現,澳洲、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租賃制度比台灣成熟得太多,不僅租客、房東都可在官方平台留下評價,房東還可以要求租客出具財力或在職證明,從第一關就做好篩選工作,大幅減少踩雷機率,自然也大大免除糾紛發生的可能。
「在澳洲當房東很簡單,每個月租金直接入帳,修繕、代管都有專業公司負責,所以制度才是關鍵。」Zack 指出,台灣目前的租賃制度讓房東、租客雙方仍缺乏信任基礎,房東怕把房子租給壞房客、租客也怕遇到黑心房東,彼此都充滿了猜忌。他認為,台灣未來應該從租賃制度改革起,建立雙向評價系統,才有機會打破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安全感不該來自買房,而是來自生活的選擇權
「大家都以為買房就有安全感,可是你八成的房子是銀行的,你只是還在繳房貸而已。」
節目尾聲,Zack 說了這一段話,相信讓許多聽眾都心有戚戚焉。對他而言,與其把畢生積蓄重壓在一間房子裡,不如好好努力提升財力、建立穩定的現金流,那麼未來無論要買房或租房,都是有能力做出的選擇,而非迫於無奈才有的決定。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台灣的房子只會越來越多,人數則是越來越少,租屋市場必然終將趨於理性。儘管60歲以上的銀髮族確實該擔心租不到房子,但50歲以下的族群,應該繼續把焦點放在提升收入上,把本金放大,再決定要買還是要租,為自己拿回居住的主導權。
結語
Zack 的故事,不只是房仲的職涯軌跡,更是這個世代對「居住安全感」的真實寫照。他用自己的經歷反映出制度與人性的拉扯,也提出台灣未來可參考的房市制度藍圖。對於還在猶豫該買或租的人來說,也許你最該問的不是「要不要買」,而是——你是否有選擇的自由?從你能自由地選擇「買或不買」、「租或不租」的那一刻起,才是真正能夠掌握人生的起點,因為房子從來不是終點,有底氣做出選擇,才是真正的安全感來源!
本文Podcast好聽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