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
過了幾天,我的生活裡發生了另一件事,不是因為工作,但同樣來自人際溝通,也同樣是因為聽見幾個字眼、看見一段文字而生氣。不同於上次,這次的憤怒異常清晰、持久,而且難以平息。我就像一個無藥可救的「文字過敏」患者,平常沒事都好好的,如果不慎在中文文章裡看到莫名其妙的半形標點會起疹子,萬一又給我不幸瞧見某種特定的詞彙,那麼誘發出來的症狀之劇烈,可是醫術再神妙的大夫都無法抑制。
總之,當時我就是一個氣急敗壞、怒火攻心,差點無法好好呼吸!
突然,我對這樣的心理差距感到好奇。上一次是因為對方不重要,所以憤怒不持久;這一次的憤怒清晰且持久,難道就只是因為對方很重要嗎?會不會,其實只是因為我「以為自己很重要」,或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
我很早就明白:凡人不可能凡事都做到「最好」,只要「夠好」就已經謝天謝地,如果老是一心要求完美,只會將自己推入過度努力的火坑。然而,我發現無論身處於哪一種人際關係,內心深處其實早早形塑了一個完美的樣貌:那是一個經常樂觀開朗、必須體貼入微、懂得善解人意、總是從容不迫的,成熟女性。於是,即使發現心裡有了負面情緒,我也總會不自覺地使用那些「完美期待」來壓迫自己,只為了一個扭曲而可笑的理由:
我想做個成熟的大人。所以我不能生氣。
奇怪咧~為什麼非要假裝成熟不可?難道當我們年紀大了,就不再擁有失去理智的權利嗎?難道年屆四十、五十、六十甚至以上,就不能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醜哭得像個五歲的孩子嗎?酸澀、嫉妒、憤怒、不安、委屈,事實上各種情緒都無關年齡,它們之所以很少出現,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長大了或真心不在乎,只是因為潛意識再三告誡「你年紀到了,所以你必須成熟」,而讓那些情緒被框限起來了而已。
殘忍的是,情緒如果沒能確實疏通,結果終將排山倒海,瘋狂潰堤。
「冷靜一點!你不要這麼情緒化好不好?」千萬不要對一個正在情緒化的人說這句話。
到底為什麼不能生氣!?難道長大了就不能有情緒?難道心智成熟了,就意味著絕對不能退化?拼命忍住了,誰知道?盡力成熟了,誰又體察得到?所以放過自己吧!在這個人人高舉「做自己」的大旗、卻往往失了分寸的年代,其實也有許多許多人為了盡力顧全大局,逼迫自己面對不舒適的感受,卻忘了真正至關重要的,是疼惜自己。
與其費力成就「完美」,不如放心做個「完整」的人。無論外界對於「完美」如何定義,唯有自己打從心裡「完整」地接受自己破碎的全貌,才是放過自己,也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
「都幾歲了,成熟一點好不好?」你認為這個「幾歲」應該是幾歲?
我原本以為,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我們就應該把所有不該出現的情緒全都給藏好,但直到最近,才總算有了答案。
所謂成熟,絕不只是因為「到了某個年紀」才會形成的態度,而是因為遇見某個人、碰上某件事、遭遇某種人生歷練,使自己對於成熟有了全新見解,進而做出的某一種選擇——至於究竟要不要成熟、想對誰成熟、可以多成熟、在什麼時機選擇成熟,我們應該都要因地制宜,隨時調整決定。
所以我想問:成熟的大人們,你為什麼不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