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第一季觀後感

我知道很慢,但也真的沒辦法,因為我看劇就是這樣(汗)。總之,昨天我終於又龜速追完了一部台劇,《俗女養成記》真的很好看,爆笑、懷舊、發人深省,最重要的是——這部戲實在太療癒我們這些40歲左右的男男女女了。

電影《同學麥納絲》
電影《同學麥納絲》

前陣子剛好和班上學生聊到,我們這一代六年級後段、七年級初段的「草莓族」正處於一個尷尬時期:上有長輩期待、下有孩子得扶養,遠遠不及四五年級的財力雄厚,也根本失去八九年級的青春活力,儘管還算是中壯年,但體力逐漸不支,基本需求好像只剩下平安活著就好。就像電影《同學麥納絲》裡面那幾個臭男生那樣,要不就努力為了房子車子孩子在夾縫中求生存,有時候還得昧著良心做點壞事,要不就是可能沒房、沒車、沒錢、沒希望,頂多只能在下班後吃個宵夜追個劇,說兩句厭世的幹話,然後倒頭就睡,迎接下一個重複的早晨。

我常常想,就算是四五年級的長輩,當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時,應該也會覺得自己怎麼可以活得這麼尷尬又辛苦吧?

《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郭葉珍在《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一書裡說:

「人的痛苦皆是來自『應該』,來自於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認定。只要跳脫『應該』與『好壞』的認定,無論什麼事來到你面前,都把它當作是好事,那就海闊天空了。」

是啊,各式各樣的「應該」,或許往往來自你我心裡的「期待」。從小時候開始,我們被期待考高分、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跟好對象結婚,一路走來面對各種期待,把人生努力活成某一個樣子,然後偶爾靜下心來,才發現自己好像不符合自己的期待,結果當然就很難快樂了。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

《俗女養成記》的最終回,陳嘉玲被面試官問了一個問題:「陳小姐,妳覺得快樂是什麼?或者我這樣問好了,陳小姐妳有想像過,十年後的自己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這個問題讓陳嘉玲愣了好幾秒,接著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然後她決定起身離席,頭也不回地奔赴家鄉。

戲的最後,她對自己說了這樣一段話: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親愛的陳嘉玲,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不要再忘記了。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妳,我愛妳。」

人生很長也很短,在追求生活目標之前,也許我們「應該」偶爾稍稍放下那些不管是來自誰的「期待」,那麼取而代之的,將會是給自己的無限疼愛。

社群分享
黃 立萍
黃 立萍

Podcast「夫妻純聊天」「日文情境小劇場」「青埔夢想家」節目主持人,資歷十五年以上的日文老師、自由工作者。譯作累積數十本,訪過對象超過三百位。細數過往,「文字.譯術」是這些經歷的交會點,也是我深耕多年、最擅長也最熱愛的專業領域。現斜槓擔任不動產營業員,專營大桃園青埔地區。

文章: 258